xpj777000入口

用电用户 | 供应商 | 求职者 |  传播者 |  繁体中文 |  English

xpj777000入口融入和服务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
到2025年拟在粤投建新型储能不少于200万千瓦

信息来源:xpj777000入口报  发布时间2023-05-09

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——xpj777000入口梅州宝湖储能电站。(南网储能公司供图)

 

  南网报讯 5月5日,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在xpj777000入口举行。会上,xpj777000入口表示,将积极发挥新型储能应用牵引作用,全面融入和服务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预计到2025年,在广东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规模不少于200万千瓦,服务和推动广东新型储能投运规模超300万千瓦。

  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、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,在提升电网安全调节特性、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、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以实体经济为本、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广东正大力推动产业发展。根据《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到2025年,广东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,年均增长50%以上,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;到2027年,广东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达到1万亿元,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。

  近年来,xpj777000入口积极引领带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与规模化发展。自2011年在深圳建成全国首个兆瓦级锂电池储能站以来,公司在粤投运、在建新型储能项目56个,总计规模达63万千瓦,储备规模超100万千瓦,走在全省前列。同时,公司主动补链强链,融入储能产业发展,已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投资运营、施工建设、系统集成、调试试验等基本覆盖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,成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  在梅州五华河东工业园,一排排富有科技感的白色集装箱整齐排列,这是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——xpj777000入口梅州宝湖储能电站。在电网用电低谷时,该储能电站将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发出的多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,为浸没在电池舱内冷却液中的电池充电,待用电高峰时,再把储存于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放电,发挥削峰填谷作用,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。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/140兆瓦时,按照每天1.75次充放测算,每年可配合消纳绿电近8100万千瓦时,相当于用电高峰时350万用户一天所需的电能,助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.5万吨。

  这是xpj777000入口新型储能建设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xpj777000入口从需求侧出发,集中资源加大投入,从源网荷三侧同时发力,正加速推进23个在粤新型储能项目,总装机规模达33万千瓦。项目的建成投运,将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在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等多场景的应用与实践,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大规模消纳与电网灵活调节能力。

  为助力将新型储能打造成为广东省“制造业当家”的战略性支柱产业,xpj777000入口全力创建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大力开展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和装备的创新研发和示范应用,注重在重大科技创新、项目攻关中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链落户广东。

  技术标准在产业发展与质量保证方面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。xpj777000入口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全方位合作与创新体系构建,目前已编制36项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标准,拥有行业有效专利500多件。接下来,公司将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,建设新型储能科研示范基地,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当前正处于新型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阶段,xpj777000入口将积极携手各方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,推动新型储能与数字电网融合发展,做精做优xpj777000入口虚拟电厂服务平台与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平台,拓宽储能等分布式能源互联应用发展空间,不断创新动力储能电池规模化调节应用的新模式、新业态。

  南网报记者 包莉婷 通讯员 程哲

  ● 相关新闻

  广东连出新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

  南网报讯 近期,广东省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接连亮招,发布《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和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“制造业当家”的战略性支柱产业。

  指导意见提出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等6方面31条政策措施。若干措施充分衔接指导意见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12条具体举措,广东将结合“大产业”“大项目”“大平台”“大企业”“大环境”五大提升行动,从供给制造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其中,在“大产业”方面,明确了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发展方向,包括强化锂离子电池储能优势,提高关键材料生产水平、提升工艺装备产业化水平、壮大储能电池制造规模;在“大企业”方面,提出依托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,打造新型储能电池、材料、储能系统及装备、氢储能、电池综合利用等产业集聚区;在“大项目”方面,提出围绕新型储能产业“强链、补链、延链”环节引进建设重大项目,将对地市引进的重大项目给予奖补;在“大平台”方面,提出高起点、高标准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建设,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产业集中度较高、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,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。 (许昌永)

  ● 政策要揽

  《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6方面31条政策措施

  一是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。包括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、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、融合能源电子技术、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、创新智慧调控技术、发展氢储能等技术、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。

  二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。包括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、加快发展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、提升储能控制芯片及产品供给能力、培育发展电解水制氢设备产业、前瞻布局多元化储能领域、梯度培育新型储能企业、加大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。

  三是创新开展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。包括积极开拓海外储能市场、拓展“新能源+储能”应用、推进定制化应用场景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、鼓励充换电模式创新、探索氢储能等试点应用、探索区域能源综合服务模式。

  四是提升新型储能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。包括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、制定安全技术标准、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。

  五是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。包括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、构建国际市场服务支撑体系、完善新型储能电力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。

  六是保障措施。包括加强组织领导、加强人才保障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。

xpj777000入口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